学习园地 | 船舶建造全流程详解:一艘船是怎么造出来的?

从设计招标到交付运营,一艘船是怎么“造出来”的?
造一艘商船远不只是“焊钢板那么简单”。
它是一个持续数年、跨学科、跨组织的大工程——
涉及需求设计、设备选型、精密制造、系统集成、全球供应链协同,
最终才能从一张蓝图,变成海上一艘真实可航行的巨轮。
本篇带你梳理一艘现代商船从立项到交付的15个关键环节,一步步揭开造船流程的全部细节。
一、立项阶段:一艘船的“雏形”怎么定下来?
🔹 1. 船东提出建造需求
船东通常是航运公司、油气公司、海工公司等,根据运营计划提出建造新船的初步意向。
需求包括:船型、载重吨位、航区、能效标准、法规适配、公约要求等。
可委托设计院开展可行性研究、概算建造成本、评估技术可行性。
二、设计与招标阶段:选船厂之前,要做什么?
🔹 2. 编写招标文件(标书)
由船东或其顾问团队编制,包括:
技术规范书(General Specification)
初步设计图纸(如总布置图、线型图)
船级社要求、付款节点、工期、违约条款等商务要素
🔹 3. 船厂投标
造船厂根据标书准备技术与商务文件。
通常会联动设备供应商打“打包方案”报价。
报价内容包括:设计优化建议、关键系统选型、造价、交付周期、质保范围等。
🔹 4. 评标与签约
船东组织评标:从技术能力、成本控制、交期可靠性等维度评分。
最终签署《造船合同》,明确责任边界、变更条款、付款安排等。
三、详细设计与设备采购阶段
🔹 5. 详细设计(Detail Design)
船厂设计院或外部设计单位根据合同需求开展结构、系统、舾装、电气、布置等多专业集成设计。
输出包括:
舱室图、电缆布置图、舾装系统图
管系图(燃油、压载、冷却、空气等)
通风系统、动力系统、报警系统集成图纸
🔹 6. 设备选型与订购
选型内容涵盖:
主机、辅机、轴带发电机
推进器、锚机、起货设备、空调系统
通讯导航、救生系统
所有设备需通过船级社认证,列入Maker List 供船东审核确认。
采购合同包括交货期、质保要求、安装接口等。
四、开工建造阶段:钢板变船壳的第一步
🔹 7. 开工准备
完成物料计划、工装调配、施工节点编排。
钢板预处理(喷砂、底漆)、数字化切割、材料检验同步展开。
🔹 8. 分段制造(Block Construction)
船体被划分成若干功能分段(底段、舷侧、甲板、上建等)。
每个分段在车间内独立焊接、涂装、预安装管线与设备。
🔹 9. 合拢与总组装
将多个分段通过吊装、对位、焊接方式合为完整船体。
合拢点一般指“主甲板封闭”,是造船里程碑之一。
🔹 10. 下水
完成基础结构与重量分配后,船体进入船坞或滑道进行下水操作。
分为“浮动下水”或“滑道下水”两种方式。
五、舾装安装与系统调试
🔹 11. 舾装与内部安装
安装主机、燃油系统、冷却系统、舱室设备等关键系统。
同步进行:电缆敷设、灯具安装、厨房、空调、内饰装配等。
🔹 12. 系统调试(Commissioning)
按照系统一一调试,确保设备运行稳定、各子系统协同。
包括主机试转、发电系统、报警联锁、仪器校验等。
六、试航测试与交船验收
🔹 13. 海上试航(Sea Trial)
船舶驶离码头进行全面性能验证:
主机负载测试、全速航行、掉头、急停
航行控制、无线电测试、压载泵、报警系统实操
船东代表 + 船级社共同见证。
🔹 14. 修正与补交工
修复试航中发现的问题,补充安装、优化细节。
完成所有系统交验和文件归档。
🔹 15. 正式交船
船东完成尾款支付,正式接船。
配备船员、注册船籍、开航运营。
七、参与方一览表
📘 名词解释
🔸 舾装(Outfitting)
除结构焊接外的所有系统和装饰安装,包括管道、电缆、舱室设备等。
🔸 合拢(Hull Erection)
将预制分段拼装成完整船体的关键节点,通常指主甲板封闭。
🔸 Maker List
由船东指定或认可的设备品牌清单,供设备采购时使用。
🔸 试航(Sea Trial)
建造完成后的一次全面海试,用于测试船舶性能与系统可靠性。

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~